农业伦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摘要

农业是饲养动物,栽培植物、菌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以生产食物、纤维和用于维持生活的其他产品的社会活动.自1950年以来,农业和食品生产经历了引人注目的技术性变革,结果是农业和食品生产、加工、配送甚至消费的技术创新平台加速涌现.当创新者宣告通过效率改进和新颖化学品投入来应对环境污染、持续的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富贵病"(Disease of Affluence)时,公众关注凸显了这些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深刻的价值冲突和前所未有的社会抵制.总之,现实的决策需求刺激了不同背景的农业伦理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农业伦理学领域的理论探索和方法创新,也加快了农业伦理学体制化的进程。兰州大学的草业科学家任继周院士,10多年前就意识到缺少伦理关怀的农业注定会误人歧途。为了系统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他曾提出“存在论农业伦理学”框架,强调农业伦理学要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在人类农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伦理关系,要“在以人为本的总纲下尊重一切生命生存权利和他们生存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权利”,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守候和照料”自然生命,给自然生命以伦理关怀与指导。这是一个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和人文情怀,应该得到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