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第四届旅游高峰论坛-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 >旅游开发对哈萨克社会与草原环境的影响

旅游开发对哈萨克社会与草原环境的影响

摘要

近十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增设新的旅游线路、项目及景点,尤其是当阿勒泰地区的旅游资源被确认为中国21世纪重点旅游资源的后备基地后,富蕴县的自然旅游资源发展地位更加凸显。草原是当地哈萨克牧民主要的生计来源。一切的衣食住行都来自大自然。对于常年游牧于四季草原的牧民来说,转场牧道是连接四季牧场保证一个完整游牧过程的重要通道。从牧业生产角度,牧道其实就是四季牧场的延伸。牧道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牲畜膘情稳定与否。从整个草原生态系统来看,牧道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牧道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不但会打破转场的规律、影响畜群膘情,也会对其他草场构成压力。如今当地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直接危及哈萨克牧民传统的游牧生计方式。生计方式的变化势必会危及传统游牧文化也会发生变化。加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游牧文化处于劣势,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来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渗透也会加剧,进而会加速游牧文化及其认知体系的变化。由于认知体系和游牧生计方式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一致性,因此,如果游牧生计方式发生快速变化,认知体系需要完全重建,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旅游资源开发主要由县级政府通过上级政府的批准而批准,有些旅游资源直接由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政府、牧民和开发商之间的权力-权利-利益博弈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