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人之初,性本真;需节制,赖引导——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嬗变与现实思考

人之初,性本真;需节制,赖引导——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嬗变与现实思考

摘要

我国古代哲人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和嬗变的过程。曾明确了人性的自然属性和本质属性;并以“性善论”, “性恶论”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标准;以“知行观” 与“行知观”作为人性形成的方法论,对我们从哲学层面认识人性问题有一定的意义。但应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人性本私”是私有制的产物,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世界观来看待人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价值判断。而中国古人也是反对这一观点的;他们提出“进则近尽,退则节求”是比较符合过渡阶段“人性发展”的理念。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