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 >紅檜與台灣扁柏林分自我疏伐之探討

紅檜與台灣扁柏林分自我疏伐之探討

摘要

为反应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育之世界潮流,天然林之继续禁伐仍为必然之趋势,在此情况下,透过育林及遗传基因操作,永续并集约经营现有人工林,使之成为林产物供应之主要来源,已成为林业经营上一项主要课题.红桧与台湾扁柏均为台湾重要之乡土树种且材质优异,可做为优良之家俱用材,红桧试验地位于太平山事业区20林班,造林时,栽植密度为10,000株/ha,株行距为1x1m2,于林龄8年生时,林分已发生严重自我疏伐现象,因此进行5种密度调整,每公顷分别保留10,000(对照区未疏伐8608)、5000、2500、1660及1110株,台湾扁柏试验地位于大溪事业区94林班,林分天然更新后,15年生时密度达11,200株/ha,因此,同样进行除伐之林分密度调整,每公顷留存5000、3300、2000株,另太平山事业区32林班32年生时,未干扰之对照区林分约1500~2000株,惟不同密度生长或生存株数大小差异之程度,有随林龄之增加而减少,最后成一致轨迹变化之趋势.又本试验以密度调整后,借由发生自我疏伐,枯死率达5%之样区,求出林分最大密度或林分自我疏伐曲线红桧v=4.73544×104ρ-1.67604,台湾扁柏v=4.12392×105ρ-212166(式中v及ρ分别代表单株材积及林分每公顷株数),台湾扁柏自我疏伐斜率及截距均大于红桧,本研究结果可做为台湾北部桧木人工林及天然更新林决定不同林龄,疏伐策略决定之重要资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