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急流下MCS致灾暴雨分析

摘要

利用吉林省50个人工站与1300余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雨量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和日本葵花-8卫星红外图像及长春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汛期吉林省中部一场致灾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暴雨是在纬向带状副高后部低层切变前侧发生的.湿急流在降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它是一条输送水汽、热量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带,高低空急流耦合可导致次级环流和中尺度系统的产生.急流持续可导致"列车效应"产生,急流具有明显日变化,午后形成,夜间发展.三个中尺度MCS先后影响永吉,雷达上表现为低质心高效降水回波.各家预报模式对流降水效果较好,预报预警比较成功,但对极值把握欠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