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概念及其相关性研究

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概念及其相关性研究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力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教育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下,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标志着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全面的启动.新课程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它使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得到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得到反思.英国著名的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L.Stenhouse)认为,课程的改革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只有教师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学生才能够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重点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行为以及教学反馈的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对象,他们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师不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而且要通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十分炙热,因为英语课堂教学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英语教师不仅是教学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英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帮助学生习得语言文化知识和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而且有效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从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桎梏中走出来,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全新的定位,从而有效的改进教学行为.同时,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不仅仅充分的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且对学生学习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几千年前中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性、互动性和示范性.因此,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