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8学术交流会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垂直形变研究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垂直形变研究

摘要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华南和华北地块的分界是中国东部大规模的断裂系统,对中国东部的地质构造有着深远的影响.郯庐断裂带区域动力源主要来自于太平洋地块向欧亚地块俯冲作用,兼受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影响.历史上曾发生过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888年渤海湾7.5级地震.结合实际水准资料情况,对大华北地区自1976-2016年共40余年的水准资料进行了整理、筛选、取舍,最终选择出31 700 km的精密水准测量资料,获得了郑庐断裂带中南段区域的垂直形变速度场。本研究选用观测区域内多年变形比较稳定的怀远基岩点作为区域垂直形变速度场计算研究的起算点。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怀远基岩点,除了苏北地区和其他一些个别测段,整个大华北地区的垂直形变速率都不大,多数在1 mm/a。(2)相对怀远基岩点,大别山地块为继承性抬升的,抬升速率约为2 mm/a,郯庐断裂带两侧的断陷盆地几乎都是下沉的,下沉速率多数为1 mm/a。但是苏北盆地是比较特殊的,其下沉速率可以达到3 mm/a,同时还存在一上升区域,推测苏北盆地内部可能发育有一北西西向活动断层。苏北盆地和华南褶皱带交界附近存在一垂直形变上升和下降的高梯度区域。(3)新沂-沂水段,断裂带两侧垂直差异运动并不显著,但是泅洪一吁胎一嘉山段,断裂带两侧存在一上升下降的高梯度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