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五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高原训练理论探新—高原训练“天花板”理论的构想及其初步实验研究

高原训练理论探新—高原训练“天花板”理论的构想及其初步实验研究

摘要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长期生活在高原低氧环境中,机体为了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生理机能将产生适应性变化,但这些变化对高原训练不一定都有利.例如:高原训练强度小、绝对运动量低就是影响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出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探寻更合理的高原训练模式、理论,打破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提高的瓶颈成为我国运动实践的迫切要求.成体在研究中,通过对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原—亚高原训练时机体肺换气能力、运输能力、运动学的部分指标的研究,初步发现在高原运动时有“牺牲”运动强度来“满足”心肺功能应激的现象,对此我们称“天花板”现象。高原运动员小强度有氧运动能力是制约“高原优势”转化为“高原优胜”的瓶颈,由于机体的摄氧量有极限,人体在不同自然高原条件下运动时,根据“抑缓济急”生理学原则,机体对氧的分配将优先满足与生命活动更加密切的心肺功能的需要。为此,本文拟从机体对高原适应的生理机能极限的角度,探寻高原运动员通过“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来弥补单纯高原训练因强度降低而引起运动能力退化的缺陷、防止单纯亚高原训练因低氧刺激程度不够深而导致心肺功能降低的问题,通过“高原—亚高原训练”对“天花板”现象的干预,探索高原运动员在不同海拔下训练时机体的运动生理学机制、为科技助奥运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