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五届全国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 >滇西南澜沧江带红豆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蚀变分带浅析

滇西南澜沧江带红豆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蚀变分带浅析

摘要

红豆山铜矿床是南澜沧江带新发现的矿床之一,位于南澜沧江火山弧带.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工作及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对该矿床的蚀变特征及分带进行了研究.红豆山铜矿床蚀变类型主要以钾长石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等.矿区围岩蚀变在空间上呈现一定规律,且各蚀变带具有明显的叠加现象.矿体主要分布在断裂上盘蚀变带中,自断裂带→上盘,共出现4个典型蚀变带,依次为碎裂岩化带→长英岩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带→围岩.矿体(化)以脉状、网脉状矿化为主,少量浸染状、块状.由斑岩脉中心至边缘发育钾化带→硅化带→青磐岩化带→绢云母化带,斑岩旁侧围岩中发育放射状石英-方解石-黄铜矿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