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十纲辨证论”治肿瘤的经验

摘要

应用临床所总结的“十纲”所具备的属性,对肿瘤患者的症候性质进行定性,定位的分析归纳,是可以从繁杂的证候中归纳出主证的,通过临床探寻证候间的有机联系之规律,完全可以从复杂中归纳出主证.辨阴阳,就有阴症(阴盛阳虚)、阳证(阳盛阴虚)、真阴不足证、真阳不足证之分;辨气血就有气滞血瘀证、气血不足证之别;辨虚实之虚就有肺气不足证、脾胃亏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肾亏虚证,辨虚实之实就有瘀毒互结证、肝郁气滞证、痰湿凝聚证;辨寒热之寒就有阴寒内盛证、少阴寒化证之辨,辨寒热之热就有热毒内炽证、阳明腑证、真热假寒论之辨;辨燥湿之湿证的寒湿证、湿热证、痰湿证之辨,辨燥湿之燥即有肺阴亏虚证、燥热伤津证之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