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要

病耻感(stigma)的概念由社会学家Goffman于1963年首次提出,定义为“极大地玷污某人名誉的特征”.此后,病耻感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健康领域中.2007年,中国学者将病耻感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一种不受欢迎的特征,它与特殊外表、行为或群体身份相联系,并存在于特定的场合或情况(如吸毒者、艾滋病、同性恋、残疾等)中.肺癌患者往往会被认为是由于自我吸烟引起的疾病,因此受到大众的谴责和歧视,从而引发病耻感.近来有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病耻感显著高于其他癌症患者,对患者预后不利,应该引起重视.2011年,加州大学Cataldo教授开发了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Cataldo Lung Cancer Stigma Scale),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使用汉化后的Cataldo量表对中国肺癌患者进行调查,同时应用心里痛苦温度计和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国肺癌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