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镛教授应用乌梅丸治疗消渴病并发胃痞验案

摘要

闫镛教授对消渴病并发胃痞患者注重“天人相应”思想,根据患者病情和机体气血、经络等运行状况,顺应寒热的变化,选择乌梅丸加减应用,效如桴鼓.闫镛教授临证30余载,二级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二届河南省名中医,开封市中医院副院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胃肠疾病等内科杂病.笔者有幸跟随闰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闫师应用乌梅丸治疗消渴病并发胃痞患者经验介绍如下.闰镛教授临证时对疾病的病机把握甚为重视,《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理,也是临床处方用药的依据。临床根据患者病情和机体气血、经络等运行状况,顺应寒热的变化,将乌梅丸中的黄连、黄柏及桂枝、附子、干姜、人参、花椒这些寒凉、温热药的剂量适时进行加减,可以及时帮助患者调整阴阳顺接,疏通气机,扭转局势,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方的剂量不是恒定不变的,需要依据临床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古云病变药亦变,犹如给人量体裁衣,临床可以灵活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