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川西北地区多构造变形层结构、分布及成因

川西北地区多构造变形层结构、分布及成因

摘要

川西北地区经历了震旦纪至中三叠统的海相克拉通盆地构造及中-新生代前陆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在关键构造期形成了差异性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结构。中—新生代三期主要挤压作用形成差异的多构造变形层剖面结构和空间分布。其中,中三叠统之后的华南-华北板块的拼合及陆内构造活动,形成了龙门山北段冲断构造和米仓山冲断构造及其前缘地区的川西前陆盆地沉积,并遭受晚新生代构造抬升和挤压改造,形成现今的多期多方向冲断构造结构和地层展布。后期遭受北东东向以卷入基底褶曲和掀斜为特征的晚新生代改造,构造改造作用整体呈现北强南弱的格局,大型的基底褶曲变形由北向南发育强度逐渐减弱。米仓山构造则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表现为基底卷入的褶曲和冲断构造,同样遭受新生代构造改造。龙门山北段的剖面地质结构表现为受滑脱层控制的多构造层结构。揭示米仓山前缘不发育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南侧盆缘发育盐岩滑脱层,控制形成浅层南倾单斜构造和深层基底卷入冲断构造,深层发育多排冲断褶皱。基于川西北地区构造结构的风险领域及区带目标,提出盆地内古隆起上的背斜构造和冲断带深层隐伏原地系统是有利勘探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