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有限差分方法揭示的海原构造区及东西两侧的上部地壳结构差异

有限差分方法揭示的海原构造区及东西两侧的上部地壳结构差异

摘要

海原构造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秦岭-祁连褶皱区、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拼合处.该区地壳结构复杂,地震密度极高,历史上曾发生过1920年海原8.5级、1927年古浪8.0级等特大地震,隶属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部分.因此,研究改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及块体之间的结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该区域分别于1999年、2014年和2015年进行的6炮深地震测深资料,采用有限差分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算法得到了该区内从甘肃永登县到陕西省靖边县约500公里的上部地壳的P 波速度结构。剖面自西向东共分为以下几个次级构造单元:陇中盆地、兴仁-海原盆地、鄂尔多斯西缘褶皱带、鄂尔多斯盆地。研究认为,在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的推挤下,海原构造区被夹持在稳定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地块之间,地壳变形、破碎、断裂发育、横向结构差异明显,这为地震的孕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海原构造区西侧的祁连山东缘褶皱带和东侧的鄂尔多斯盆地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构造单元,结晶基底和上部地壳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