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鲁、津两地2012年精神科学术会议 >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与其冲动攻击性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与其冲动攻击性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与其绝望感和冲动性、攻击性人格特征的关系.rn 方法: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住院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病例120例,其中男47人,女73人.研究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资料调查问卷,自伤、自杀、冲动伤人行为调查表,Beck绝望量表,冲动人格量表和攻击人格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所有患者均由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名以上的副主任/主任医师使用ICD-10和CCMD-3诊断确诊.统计分析方法:卡方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rn 结果:1.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是35.8%,其中一次自杀未遂发生率是22.5%,多次(≥2次)自杀未遂发生率是13.3%.男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5.5%,女性的为42.5%.2.受教育年限较低和较高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较高(66.7%,35.9%),而受教育年限中等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最低(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4% vs.29.4%;P<0.05).住院次数2次或2次以上者,其自杀未遂发生率显著高于首次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0%,47.5% vs.21.8%;P<0.05).4.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次数与Beck绝望量表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5~0.6,P<0.01),与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4~0.7,P<0.01),与攻击性人格特征量表的愤怒、敌意、指向自我因子分及总分评分正相关(r=0.2~0.5,P<0.05).rn 结论:1.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2.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发生率与受教育年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类型、家庭和睦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不明显.3.抑郁障碍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者其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住院次数较多者,其自杀未遂发生率也较高.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与自杀家族史、抑郁障碍分型、总病程、本次病程之间的关系不明显.4.抑郁障碍患者的冲动性越强、指向自我的攻击性越强、绝望程度越严重,其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也就越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