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内蒙古中北部二连浩特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内蒙古中北部二连浩特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作为世界上大多数显生宙增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岩浆组合的形成过程蕴含着陆壳生长与分异的关键地球动力学信息.高精度原位二次离子质谱(SIMS)锆石U-Pb定年揭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内蒙古中北部二连浩特地区的晚古生代花岗岩主要侵位于两个阶段.早期的本巴图岩体就位于早石炭世中期(335Ma),晚期的干次呼都格、才里乌苏及昆都冷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中、晚期(279~274Ma)。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将石炭纪花岗岩划归为I型花岗岩,早二叠世花岗岩划分为I型(干次呼都格和才里乌苏)和A型花岗岩(昆都冷)。研究认为,二连浩特地区两期晚古生代花岗岩分别作为内蒙北部苏左旗—西乌旗石炭纪钙碱性岛弧岩浆带和早二叠世碱性花岗岩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中亚造山带区域重建中连接南蒙和额尔古纳—兴安地体的重要岩浆纽带,其岩浆碱度的转变则指示活动大陆边缘演化由挤压环境向伸展体制转变。这些带有新生物质底侵作用和特定地球动力学过程印记的标志性花岗质岩浆组合,不仅见证了活动大陆边缘回撤俯冲带内弧后盆地的演化与消亡,也为中亚造山带弧后环境下陆壳的形成与分异提供了区域案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