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页岩与煤的纳米孔隙表征方法及应用

摘要

泥页岩与煤储层孔径结构复杂,不同尺度的孔隙相对含量变化贯穿于泥页岩与煤的形成、演化及各种改造作用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在泥页岩与煤储层中纳米级孔隙占据一定的优势,由于油气分子的大小主体在纳米级范围内,且100nm以下烃类分子占据相当的比例,因此,纳米孔隙不仅能够有效地作为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储集空间,亦是页岩油有效的储集空间,各种烃类分子和石油沥青质原地或短距离运移进入纳米孔隙中聚集成藏形成非常规油气藏.本次使用有机溶剂对取自胜利油田的泥页岩样品进行洗提,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得到泥页岩介孔区间内孔隙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细介孔、中介孔和粗介孔所占比例区间分别为8.9-19.7 %, 34.3-39.2%和41.0-51.2 %,主峰集中在10nm前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