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摘要

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崖村西北3km处,是黑河流域中游发现的一处年代较早的铜冶炼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100年左右.本研究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黑水国遗址出土人骨与土壤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目前,国际考古学界用于探索人类迁移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对遗址出土的人体遗骸的银同位素比值与遗址当地银同位素比值范围进行比较,进而判断个体的生活居住地是否发生过变化,从而了解古人类的迁移情况。根据上述原理,若要探索黑水国遗址古人类的来源,首先必须确定当地的银同位素比值范围,才能以此判断遗址出土人类遗骸是否为当地出生抑或来源不同。总的来说,目前埋藏学正在迅速地发展和进步,其学科体系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但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交流,工作相对孤立。国内缺乏相对系统的埋藏学研究工作。国内埋藏学研究的开展过于传统化。一般是以遗址出土的当地动物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的平均值及2倍标准偏差来确定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当地出土婴幼儿的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确定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因为黑水国遗址出土动物遗骸尚未作鉴定,无法确认何种动物为当地动物。在参考了国际上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后,根据黑水国遗址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出土婴幼儿的牙釉质样品来确定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并采集了当地土壤样品作为对照样品同时进行锶同位素比值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以遗址出土婴幼儿牙釉质样品确定了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的基础上,可以推测该遗址出土的一位20~25岁的女性为外来移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