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新野马庄回族的皮毛贸易与商圈——一个散杂区回族皮毛“经济共同体”的田野报告

新野马庄回族的皮毛贸易与商圈——一个散杂区回族皮毛“经济共同体”的田野报告

摘要

本文主要以河南新野回民马庄为田野点,通过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搜集一手资料,对马庄回族的皮毛贸易活动进行实证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设厂、生产、加工,再销往全球各地。在中国境内承担国际品牌加工的企业,与国外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对皮毛的质量要求更高,对皮张种类的要求也更多样化。大量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优质皮毛原料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中国本土的皮毛原料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国内市场,随着市场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市场上的清真牛羊肉逐渐由屠宰场统一提供。这对个体屠宰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屠宰量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皮毛量。特别是随着屠宰场的大量增多,其皮张数量巨大,他们和皮革加工厂家进行直接对接,避开了收购商这一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双方的成本。与此同时,皮革生产厂家需要大量的生皮原料,皮毛收购商有时难以在短时间内有充足的货源来满足厂家的需要,传统的皮毛收购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着这些前所未有的改变,一些人选择了改行,仍坚持下来的只能寻求其他的途径来寻求出路。现代化带给人们最大的就是思想上的改变,特别是处于中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较高,人们思想比较开放,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深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尤其在就业观念上,职业类型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在择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就业观正逐渐被改变,人们在要求工作轻松、赚钱同时还要求体面。显然,传统的皮毛业不符合这些要求,很难吸引人们的目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皮毛收购行业所面临的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收购商的“代际”矛盾。从事该行业的人愈来愈少,从业人员以60后为主,70后人数极少,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其他的行业,传统的皮毛收购行业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任何职业都符合新老交替的规律,老一代的收购商亟需将手艺传下去,而在新一代中很少愿意从事这一行业。新老两代之间关于手艺传承的矛盾将持续存在。从皮毛的聚集到加工,再到制成半成品、成品运往各地销售,随之辗转多个地方,凝聚了多少人的劳动、情感与智慧。特别是皮毛收购这一过程中所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的情感经历。从皮毛的收购到加工遍布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再到广东进行深加工。这是一条完整的皮毛之路。纵使现代化的程度的再高、城市化的进程再快,在农村地区,只要回族的“牧耕结构”的存在,相关的屠宰、皮毛业依旧会存在下去,依然有它的活动空间。传统的皮毛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将经过不断地“自我”调适,寻求新的出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