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灰葡萄孢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在禾谷镰孢菌中的表达研究

灰葡萄孢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在禾谷镰孢菌中的表达研究

摘要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起赤霉病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赤霉病不仅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而且降低小麦的品质,同时,禾谷镰孢菌产生多种衍生真菌毒素及次生代谢物质,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等,引起人类和哺乳动物中毒,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可以侵染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草莓、葡萄等200多种植物,引起作物灰霉病的发生.灰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在设施蔬菜上为害尤为严重,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者可达60%以上.rn 通过测定灰葡萄孢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分别同源置换禾谷镰孢菌β1-微管蛋白基因和β2-微管蛋白基因获得的转化子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同源置换禾谷镰孢菌β1-微管蛋白基因和β2-微管蛋白基因后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敏感性降低,但不表现抗药性。rn 通过测定灰葡萄孢菌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分别同源置换禾谷镰孢菌β1-微管蛋白基因和β2-微管蛋白基因转化子菌株对应的β2-微管蛋白基因和β1-微管蛋白基因敲除突变体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菌丝生长速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β1-微管蛋白基因和β2-微管蛋白基因对抗多菌灵β-微管蛋白基因在禾谷镰孢菌中的功能表达没有抑制作用,突变体对多菌灵仍然敏感,不表现抗药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