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摘要

根据南通气象部门所设的三个酸雨观测站(南通、吕泗、如皋)2007年4月-2010年2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及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特征,以及酸雨的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通地区三个站的年酸雨总量相差不多,均在2860mm左右;三年平均酸雨量的季节分布特征趋势比较明显,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第三,冬季最小,夏季的酸雨量为其他三个季节的近3倍。南通地区酸雨发生频率为71.4%,其中吕泗频率最高,为77.2%,南通为71.9%,如皋频率最小,为64.6%,而且吕泗发生pH<4.5的强酸雨次数要占整个酸雨发生次数的68.1%,这个数据要远高于南通和如皋的51.1%和42.7%;虽然说如皋的酸雨发生频率是最低,但是它呈现了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形势也比较严峻;从季节分布来看,秋季酸雨频率最大,为83.5%,春季和冬季次之,分别为78.6%和75.8%,夏季最小,为65.4%;各月平均降水pH值一直维持在4.0和5.0之间,其中5月的平均pH最低,为4.02,最高的平均pH值出现在6月,为4.79。降水的电导率K值总体比较良好,K值<90.0μs/cm的降水占87.6%;如皋的年平均K值最大,为56.2μs/cm,其次为南通站,为48.1μs/cm,吕泗站略小于南通站,为47.5μs/cm,规律正与pH值相反。南通地区酸雨频发与气象条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降水强度为小到中雨时,三个站降酸雨的几率非常高,分别为南通 68.0%;吕泗69.7%,如皋69.0%,而在出现大雨天气时,南通和如皋出现酸雨的几率是最小的,吕泗站是在出现毛毛雨天气时酸雨的出现几率最小;南通地区的主导风向为偏东风时酸雨出现的几率最高,为11.3%,其次为东南偏东风;稳定性云所降酸雨的频率要比对流性云高出近27%,且稳定性云所降的多为强酸雨;同时大雾和轻雾天气也是出现酸雨重要因素,出现酸雨的几率达49.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