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6h】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的定义

2.2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2.3 技术创新的模式

2.4 后发优势理论

2.5 高铁装备制造业

第3章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3.1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背景

3.2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运用

3.3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实证分析

4.1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主体

4.2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4.3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指标和方法

4.4 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相关政策建议

5.1 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5.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3 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5.4 建立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5.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04年起,中国全面进入了高铁时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打破了国内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落后的局面,开启了中国的高铁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掌握了高速列车的相关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对引进的列车进行国产化、技术升级改造,形成了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最终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通过不断地进行自主“再创新”将国内的高铁装备技术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国,实现了从技术落后-技术追赶-技术超越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铁装备制造业采取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后,中国的高铁从无到世界第一,其取得的成绩世界瞩目。
  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相关的背景、路径研究,并根据其绩效进行评价。根据中国在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企业、大学以及三者间的混合组织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以及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本文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为基础,选取相关的指标建立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测评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实际能力。同时选取四个子系统中2008-2015年相关指标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综合计算出2008-2015年政府、企业、大学、混合组织内部有序度的变化情况,最终得到中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变化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