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策略
【6h】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2 与舞弊相关的理论分析

2.1 舞弊定义

2.2 舞弊的分类

2.3 舞弊风险因素理论研究

2.3.1 冰山理论(二因素论)

2.3.2 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

2.3.3 GONE理论(四因素论)

2.3.4 风险因子理论

2.3.5 国内采用的舞弊风险理论

2.4 舞弊手法的变化趋势

2.4.1 舞弊手法日益高科技化

2.4.2 舞弊手法更加隐蔽

2.4.3 舞弊手法更加多样化

3 各个业务循环中常用的舞弊手段

3.1 采购与付款循环舞弊

3.1.1 固定资产舞弊

3.1.2 应付账款舞弊

3.1.3 预付账款舞弊

3.2 生产与存货循环舞弊

3.3 销售与收款循环舞弊

3.3.1 收入舞弊

3.3.2 应收账款舞弊

3.4 货币资金舞弊

3.4.1 收取关联方企业资金使用费

3.4.2 资金占用与抵押、担保

3.4.3 隐瞒受限现金

3.4.4 设立小金库侵占公司货币资金

4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对舞弊的措施

4.1 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状况

4.2 设计和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4.2.1 实施分析性程序

4.2.2 重点审查毛利率

4.2.3 关注资金流水,重视银行函证

4.2.4 确保函证的质量

4.2.5 关于盘点的考虑

4.3 重视实地走访

4.3.1 走访上下游企业

4.3.2 走访被审计单位各个部门

4.4 重视项目组讨论和利用专家工作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一个企业的财务报告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个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这些财务数据可以让管理者掌握公司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并及时制定和改进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同时,还能让各方投资者了解企业的情况,及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公司或自己的利益,通过财务舞弊手段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以此来误导各方财务报告使用者。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时的有一些公司是名字因舞弊案件而进入大家的视野。仅2014年一年,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了43起上市公司舞弊案件,其中包括“博元投资”、“成都股份”、“北大荒”、“中银绒业。处罚了“天丰节能”、“南纺股份”、“贤成矿业”等16家上市公司。经过分析这些已经查出的案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呈现一些新变化、新特征,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方面。一些上市公司不披露公司的担保信息和关联方交易的信息,企业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经常挪用公司的资金,企业的高管和董事背信弃义,作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他们均在主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利益驱动。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甚至编造虚假的交易事实掩盖企业的业绩、并在多年时间里连续造假。他们这些违法行为导致他们在近年来多次被立案查处。所有这些违法案件都给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危害,损害了相关人员的利益,应该坚决查处,还市场一股清风。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过程中,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这些舞弊手段,降低审计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业务循环入手,揭示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各种舞弊手法及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为后续的审计程序打下基础。同时,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审计企业财务舞弊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发现舞弊、控制舞弊和打击舞弊等方面有一些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