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
【6h】

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论文结构安排

1.3 研究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2.2 人口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2.3 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4 简单述评

第3章 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假设:门槛效应假说

3.1 低门槛区间:较小的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并不明显

3.2 中等门槛区间: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加剧环境污染

3.3 较高门槛区间:城市人口规模增大有利于减缓环境污染

第4章 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方法选择

4.2 全国样本分析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4.2.2 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影响的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4.2.3 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面板门槛效应检验

4.2.4 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4.2.5 进一步扩展分析

4.3 东中西部样本差异分析

4.3.1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4.3.2 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面板门槛效应的检验

4.3.3 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主要启示

5.3 研究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新理念。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污染之间很可能会因为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区间效应。那么,城市人口规模是否与环境污染具有关系,是否具有一定门槛效应,即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会加剧或减缓环境污染?具体到区域分析,如全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又会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和区别点?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将对我国的人口、经济与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本文基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理论,主要考虑环境污染中的工业SO2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分析,在探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Hansen首次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建立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回归模型,运用2000-2012年中国286个城市数据,分别从全国城市和东中西部区域分析的角度,综合考察城市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探究环境污染水平是否存在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以及在不同的人口规模水平下影响环境污染冈素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城市的角度,人口规模作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渠道,对环境污染有显著门槛效应。人口规模若处于46万到500万门槛区间内,经济发展将会加剧环境污染,人口规模低于46万或高于500万,则不会加剧环境污染,且我国大部分城市还是处于经济发展不利于环境发展的时期内。从东中西区域分析的角度,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门槛效应和门槛值。因此,合理调控人口规模,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协调好人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刻不容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