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当代我国大学生失落梦想的研究分析
【6h】

关于当代我国大学生失落梦想的研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概念的界定

1.2.1 关于梦想的界定

1.2.2 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关于梦想实现的界定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 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外有关品格教育的研究

1.4.2 国内有关品格教育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2 国外及国内大学生梦想概况

2.1 国外大学生的梦想概况

2.1.1 国外大学生在就业面前的选择

2.1.2 国外大学生在梦想面前的选择

2.2 国内大学生的梦想概况

2.2.1 从一家留学培训机构看国内大学生失落梦想的概况

2.2.2 从中国留学生看国内大学生失落梦想的概况

2.3 身边大学生的梦想概况

2.3.1 大学生在人生理想与就业现实冲突中的选择

2.3.2 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思考

3 中国大学生失落梦想的原因

3.1 家庭原因

3.1.1 父母代替孩子选择道路

3.1.2 父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

3.2 学校教育

3.2.1 提高升学率、就业率的学校教育

3.2.2 忽视成绩差的学生

3.3 公共舆论

3.3.1 公共舆论强调考虑个人生计问题,让梦想永远无法上路

3.3.2 公共舆论提倡个性自由发展,让梦想不着边际

3.4 个人原因

3.4.1 对未来有忧虑,缺乏信心

3.4.2 对梦想不够专注

3.4.3 过于关注个人,忽视群体

4 改进建议

4.1 家庭层面

4.1.1 重视品格的培养

4.1.2 尊重,加引导

4.1.3 多鼓励,和无条件的爱

4.2 学校层面

4.2.1 老师对学生生命的传承

4.2.2 在实践中边走边学

4.2.3 按照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

4.3 社会层面

4.3.1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4.3.2 改革考试制度

4.3.3 重视平凡人物的宣传

5 总结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访问提纲

展开▼

摘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各类中小学辅导班的广告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小到大学生兼职“一对一”的家教、小班制的辅导,大到各种培训机构。不禁为他们扼腕叹息,这么小的年纪就要上辅导班,他们的童年好悲惨。再看看我们的日子,觉得庆幸,又有几分无奈。应试教育的急切令人感到悲痛,小学、中学、高中在繁重的作业、试卷中度过,只为争得高分数,上得了好大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清闲,好像在缓解着之前学习压力的紧箍咒。然后,等到大三、研二阶段,面临毕业抉择时,校园的宣传栏里会出现许多考研辅导班、出国留学机构的广告。问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考研、出国,得到的答复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有一个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等。令人感觉,中国的学生活在一种考试循环的生活里面,问他们为什么如此做,大概都是为了将来今后能有个稳定的职业、舒适的生活等。常听说到,现在的人多么现实,瞧,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也很现实。很遗憾的发现,如今的中国大学生丢失了梦想。
   什么是梦想呢?笔者的理解是,梦想一定会把一个人点燃,而且,它所追逐的目标不是以个人为中心,它应该是造福于整个人类共同体的梦想。在这个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宏大梦想中,个体在中间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合适的位置,当个体处于这个独特位置上时,他过往中喜乐和忧伤的经历可以被解释,他的潜能得到激发,在那个位置上他会造福于人类,个体梦想也在其中得到实现。
   中国大学生为什么没有梦想?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就采访的七个案例,重点讨论从家庭、学校、公共舆论和个人四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大学生梦想的丢失可以从他们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入手看起,父母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对孩子的未来抱有太多自我期待,往往是按着自己的意愿来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孩子的梦想之门就缩小了;学校教育阶段,偏功利化的应试教学把学生的梦想统一塑造为“考重点院校”、“成就成功人生”的模式化梦想。在主张个性自由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大学生的梦想再次被遮蔽,高校学生为着谋求到一份高薪稳定的职业而学习。也就是说,中国大学生在成长的一环一环中,“梦想”被家庭、学校和社会遮蔽、模式化了,到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现阶段奋斗目标或是未来职业理想,并不是真正的梦想。
   最后笔者主要从教育角度出发,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提出了个人的改进建议。笔者认为,教育的最终极目标应当是教导出一个有健全成熟品格的学生。一个拥有成熟生命品格的学生,会乐于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继而看到社会的需要,并愿意用自己的能力造福于社会,即生出梦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