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及新形势下对策分析
【6h】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及新形势下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2 理论依据及文献综述

1.2.1 本文依据理论的综述

1.2.2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研究的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新形势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重要性

2.1 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影响

2.1.1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影响的传导机制

2.1.2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影响及深化

2.2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重要性

2.2.1 在汽车贸易中比重加大

2.2.2 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2.2.3 带动经济增长

2.2.4 增加就业机会

3 世界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及规律

3.1 世界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

3.1.1 总量分析

3.1.2 国别结构

3.1.3 各国增长速度

3.2 全球零部件贸易的规律

3.2.1 零部件与整车分离

3.2.2 全球化采购

3.2.3 全球生产和兼并重组

4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特征及问题

4.1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现状

4.1.1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额

4.1.2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结构

4.1.3 汽车零部件山口基地设立与发展

4.1.4 进出口企业性质分析

4.1.5 出口用途类型

4.2 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特征

4.2.1 产业内贸易稗度高

4.2.2 处于产业内贸易垂直分工较低层次

4.3 我国汽车零部什贸易存在的问题

4.3.1 成本低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4.3.2 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差

4.3.3 企业散小乱,未形成规模经济

4.3.4 缺乏知名自主品牌

4.3.5 出口产品质量不高

4.3.6 出口秩序不规范,遭遇反倾销

5 汽车零部件争端败诉

5.1 争端起源、发展及结果

5.2 争端的实质

5.3 败诉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影响

5.3.1 短期影响

5.3.2 长期影响

6 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对策

6.1 明确发展路线,准确定位市场

6.2 重视研发投入,开发自主品牌

6.3 开发差异化产品,进军发展中市场

6.4 参与全球采购,出击国外生产

6.5 完善出口基地建设,形成集群带动效应

6.6 规范出口秩序,积极应对反倾销

6.7 合理引进外资,利用后发优势

6.8 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研究

展开▼

摘要

2007年底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铺展开来,世界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走势趋弱,出口额增速下滑到19%的低位,在这种形势下,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现状、特征及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找到推进零部件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解决措施,非常有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先阐述了主要运用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总结了世界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和规律基础上,全面深入的分析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贸易现状特征及问题,利用搜集整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零部件贸易处于产业内贸易分工中的垂直型分工水平。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提出了国家加大R&D补贴等措施,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发展。同时,全文采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等逻辑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定性我国零部件贸易的特征,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将我国汽车零部件贸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时效性和全面性是先前的研究者没有达到的。最后提出的各种应对措施,也切实可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