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个体社会化到社会个体化——试析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中蕴含的人的现代性思想
【6h】

从个体社会化到社会个体化——试析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中蕴含的人的现代性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导言 现代性:哲学话语及其事实本身

第一章.社会转型及其社会治理

一.西欧社会之现代性转型

1.主体性之兴起

2.“社会”成为个体之限度

3.小结:以主体性为基础的现代性何以陷入困境

二.古典哲学建构现代社会的理论图景

1.古典哲学对于“个体—社会”关系的建构进程

2.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诊断

第二章: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完整逻辑构想

一.从哲学话语到事实本身

1.马克思对现代性事实本身的把握

2.人的现代性是推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内在旨趣

二.从事实本身出发探寻人之现代性的进程

1.“类本质”:人的现代性之哲学设定

2.“个人的生产力”:人的现代性之主体规定

3.物化社会关系的克服:人的现代性之社会关系内涵

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对当代的启示

1.人的现代性寓于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之统一

2.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历史语境下谈论现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现代性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前现代社会主要通过精神观念维系社会统一,现代则借助于物的联系将个体凝聚成社会统一体。现代性内在地包含着个体精神自由与社会强制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个体和社会处于对抗状态。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寻求建构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以调适个体一社会间的矛盾。这种哲学因致力于解决现代性矛盾而归属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谋求理性地(精神地)化解现代矛盾,并没有触动现代性事实本身。马克思则直指现代的本质矛盾,把握住了生产力与资本的矛盾运动机制,为走出现代性困境指出了方向。通过解读马克思不同时期文本,作者发现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内蕴着人的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穿透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直面事实本身,由此生发出人的现代性思想,从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统一的角度解决现代性矛盾,对于当下探究我国现代性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