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6h】

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第一章题目来源及意义

1.1研究背景介绍

1.2研究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2国内外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评价研究

2.3本研究理论依据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研究内容

3.2研究方法

3.3研究方案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4.2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

4.3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

4.4北京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状况

4.5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组织管理

4.6教育信息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5.2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大大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国,近年来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软硬件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北京市也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十五”初期就确立了“高标准、高质量实现首都教育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实施策略。期间,北京市十分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力图通过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加快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因此探究如何有效地促进北京市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本研究以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的教委主管信息化的负责人及所属90所农村中小学学校的校长、教师、网管员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的结合,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现状、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组织管理、教育信息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一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经过研究作者认为:(1)“十五”期间,北京市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经费投入,使农村中小学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教师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2)信息技术应用应成为北京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强调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3)今后需要进一步调整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队伍建设三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4)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特别是北京市农村中小学行政领导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5)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保障能力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