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治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6h】

不同治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诊断依据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3 病例分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质量的控制

2 治疗方法及步骤

2.1 中药治疗

2.2 分组治疗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价

3.3 总体症状及体征积分评估

4 统计学处理

5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比较指标

2 统计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三组间治疗效果积分比较

2.3 疼痛症状积分比较

2.4 总体症状体征积分评估

3 疗效评定比较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CSR的认识

1.1 生物力学学说

1.2 机械压迫学说

1.3 炎症反应学说

1.4 血液流变学说

1.5 自身免疫学说

1.6 退行性变学说

2 传统医学对CSR的认识

2.1 古代文献对CSR的论述

2.2 CSR的病因病机

3 CSR的治疗近况

3.1 西医疗法

3.2 中医疗法

4 从基线分析证型及疗效

4.1 年龄分布比较

4.2 病程分布比较

4.3 治疗效果比较

4.4 量表的治疗前后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三组不同的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通过其疗效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先将90位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寒湿痹型、气血不足型、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然后再随机将90人分成A、B、C3组,每组30人。A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B组采用手法配合理疗治疗,C组采用针刺配合理疗法治疗,疗程为三个月。以SF-36健康调查量表及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CASCS,辅以X-线检查,观察3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
  (1)年龄分组与中医辨证分型:从三组的年龄分布來看,患者以35-49岁年龄段占最多;三组中医辨证分型中以肝肾亏虚型患者占最多病例,由此可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于中年及中老年,且多以肝肾亏虚为其主要病机。
  (2)三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及痛阈(VAS)综合积分、治疗前后症状体任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
  (3)通过临床评价量表评价三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A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2.%,C组有效率为71.4%,B组的为50.7%。
  (4)三组间的SF-36健康调查简表显示:A组治疗后34.57%的有效率,优于C组的27.15%及B组的25.71%。
  (5)三组治疗前后的痛阈(VAS)综合积分结果相当,但均显示疼痛程度上有3度的减轻;A组治疗前均数-治疗后均数为5.87-2.87=3,B组为5.90-3.20=3.7,C组为5.37-2.77=2.6。
  结论: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比手法配合理疗和针刺配合理疗的效果更佳,更能有效地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