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围绝经期肥胖患者证素分布特点及与肥胖相关指数关系的研究
【6h】

围绝经期肥胖患者证素分布特点及与肥胖相关指数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肥胖研究

1.1 围绝经肥胖与体脂分布关系研究

1.2 围绝经期肥胖与雌激素E2、雌激素受体的关系

1.3 肥胖与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

2 肥胖测量技术及常用指标的现代研究

2.1 体重指数

2.2 腰围

2.3 腰臀比

2.4 腰身比

2.5 其他

3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肥胖的研究

3.1 肥胖的病因病机认识

3.2 围绝经期的生理病理特点

3.3 肥胖的临床分类研究

3.4 肥胖的辨证分型研究

3.5 肥胖测量指标与中医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

4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数

1.3 围绝经期肥胖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四诊信息采集

2.2 证素辨证

2.3 体脂分布测定

2.4 理化指标检测

2.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证素分布特点

3.2 证素兼杂特点分析

3.3 年龄与围绝经期肥胖证素的关系

3.4 年龄与肥胖测量指标的关系

3.5 肥胖测量指标与围绝经期肥胖证素的相关性

3.6 血脂与围绝经期肥胖证素关系

第三部分 讨论

1 围绝经期肥胖证素分布特点

2 围绝经期肥胖证素兼杂特点

3 年龄与围绝经期肥胖证素的关系

4 肥胖测量指标与围绝经期肥胖证素的关系

5 血脂与痰病性证素积分密切正相关

6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围绝经期肥胖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分析肥胖测量指标、血脂与证素的关系,为围绝经期肥胖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福州地区200例围绝经期肥胖患者及育龄期肥胖患者75例进行证素特点研究,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分析不同的肥胖测量指标结果与证素关系。
  结果:
  1.围绝经期肥胖证素分布特点:主要病位在脾、肝、肾、胆、心;主要病性为气滞、痰、血瘀、湿、阳虚、阴虚、气虚、血虚。
  2.围绝经期肥胖病位证素兼杂中,以肝脾最多见,其次为肝肾、脾肾,病性兼杂频数依次为气滞兼痰、气滞兼血瘀、气滞兼湿、气滞兼阳虚、气虚兼阳虚,其中气滞兼痰占的比例最高。
  3.不同年龄段在病位证素频数分布上存在差异性(P<0.05),20-40岁组脾证素频率高,40-55岁组则脾、肝证素频率高。40-55岁组病位证素肝积分明显高于20-40岁组。病性证素中,20-40岁组痰、血瘀证素频率较高,40-55岁组痰、气滞证素频率较高;20-40岁组阳虚证素积分明显较40-55岁组高(P<0.01),40-55岁组气滞、痰、气虚证素积分明显高于20-40岁组(P<0.01,P<0.05)
  4.40-55岁组体重指数、腰围、腰身比明显大于20-40岁组(P<0.01,P<0.05)。
  5.肥胖测量指标与证素关系:腰围、腰身比与脾证素积分呈正相关,腰臀比与痰证素积分呈正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痰证素积分呈显著正相关,腰围与血瘀、痰证素积分呈显著正相关,腰身比与痰证素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
  6.围绝经期肥胖的痰证素积分与血脂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1.围绝经期肥胖病位上主要与脾、肝、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以气滞、痰、血瘀、湿为主。病位兼杂中,以肝脾最多见,其次为肝肾、脾肾,病性兼杂以气滞兼痰最为多见。
  2.40-55岁组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痰病理积分较20-40岁组严重,其病位脾、肝出现频率也比20-40岁组患者高。
  3.40-55岁组围绝经期肥胖患者体重指数与腰围、腰身比较20-40岁组高,围绝经期肥胖患者更易出现气滞,病位在肝、脾、肾。
  4.围绝经期腹型肥胖患者以痰为主要病理,同时气滞、血瘀、肝、脾在腹型肥胖形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腰围、腰臀比、血脂与痰证素呈正相关。
  5.围绝经期肥胖患者血脂程度与证素痰关系较为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