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研制及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6h】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研制及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研制

1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设计

2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构造

2.1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主要组成

2.2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使用方法

2.3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设计特点

第二章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的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器械及药品

2.2 治疗方法及步骤

2.3 临床评价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疼痛强度(pain intensity)

3.3 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情况

3.4 肩关节前举及外展ROM

3.5 肩关节功能评定

4 分析与讨论

4.1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早期康复问题

4.2 祖国医学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认识

4.3 舒筋活络汤的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4.4 温控式中药熏蒸仪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中药熏蒸疗法在骨伤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温控式中药熏蒸仪,探讨其促进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研制一种温控式中药熏蒸仪,以59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采集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符合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NeerⅡ、Ⅲ、Ⅳ型骨折)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23-58岁,平均51.36岁。所有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试验A组19例和试验B组20例。采用如下治疗方法: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石膏托外固定,术前予止痛治疗,入院后5天内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止痛治疗5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4-48小时,前臂吊带保护患肢2周。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后,早期行肩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干预性治疗:术后2周伤口Ⅰ期愈合拆线后,继续按照制定的康复方案行康复锻炼。试验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筋活络汤传统熏洗法治疗,试验B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温控式中药熏蒸仪熏洗治疗。观察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分);②日常生活活动评分;③肩关节前举及外展活动度;④肩关节功能评定: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周、4周、6周时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取得数据。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三组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1)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组内比较,各组患者术后2周、4周、6周的各项疗效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2周时三组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试验A组和试验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肩关节前举及外展ROM、Constant-Murl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试验A组和试验B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试验A组和试验B组患者的前举ROM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试验A组和试验B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应用温控式中药熏蒸仪治疗,在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日常生活活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肩关节功能方面疗效均优于传统熏洗法;且操作更简便、安全,依从性显著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