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治疗时机对冬病夏治温针灸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6h】

治疗时机对冬病夏治温针灸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论治

2 变应性鼻炎的现代研究概况

2.1 一般现况

2.2 患病因素

2.3 治疗方法

3 变应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概况

4 时间治疗学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运用

4.1 冬病夏治

4.2 天干纳脏腑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中止、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对象

2.2 随机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盲法

2.5 技术路线图

3 疗效评价

3.1 疗效性观察

3.2 疗效评定标准

3.3 评定时间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5.2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5.3 安全性比较

6 讨论

6.1 课题设计思路

6.2 研究结果及分析

6.3 探讨

6.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三伏期不同时间进行温针灸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时机对冬病夏治该病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2年在厦门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接受三伏(7.18~8.17)温针灸治疗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成年(25-50岁)患者132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33例、治疗Ⅰ组33例、治疗Ⅱ组33例、治疗Ⅲ组33例,每组的穴位选用大椎、风门(双)、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每组分别在三伏期间的庚日、庚癸日、庚癸己日、庚辛癸己日进行温针灸治疗,于三伏结束日、立冬、三九结束日分别进行症状、体征评分,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结果:疗效方面:①各组病情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对照组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与治疗Ⅲ组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均分别较对照组、治疗Ⅰ组的疗效分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①治疗Ⅱ组三九结束日的体征评分较同期对照组体征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体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Ⅱ组、治疗Ⅲ组较另两组的症状评分、总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①各组3次的各项评分两两比较后显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各组治疗后3次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Ⅱ组三伏结束日、立冬的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三九结束日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的3次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①冬病夏治温针灸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疗效显著,尤以症状改善明显,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理论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②在三伏期间内的庚日、癸日、己日进行温针灸治疗的症状疗效显著,且疗效持久、稳定,体征改善较其他组明显,说明时间因素对治疗产生了影响,亦体现了该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