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SRD患者腹膜溶质转动类型分布、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6h】

ESRD患者腹膜溶质转动类型分布、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腹膜溶质转运类型分布、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及ESRD患者开始腹膜透析替代治疗后行PET的时机。
   方法:98例初次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及腹膜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在术前和PET前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腹膜溶质转运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对其中40例初次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及腹膜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在排除腹膜炎等并发症后,在术后1周开始腹膜透析,比较透析1周、1个月、3个月后PET结果,观察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
   结果:
   1、ESRD患者行腹膜透析替代治疗前中医辨证分型本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其次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最少;标证以水湿、湿浊证最多,湿热证、血瘀、风动证相对较少。
   2、ESRD患者行腹膜透析替代治疗后,中医辨证分型本证未发生明显变化;标证水气、湿浊证较透前明显减少,血瘀证较透前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无明显兼夹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3、ESRD患者行腹膜透析替代治疗后中医辨证本证、标证症状积分较透前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按腹膜转运类型分组比较,亦得出相同结果。
   4、ESRD患者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前中医辨证分型的本证和透析1周时腹膜溶质转运类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术前辨证为阴阳两虚的患者,术后腹膜转运功能为低转运的较多,不适合行腹膜透析治疗。
   5、初次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及腹膜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透析1周、1个月、3个月后腹膜溶质转运类型未发生明显改变。
   结论:
   1、ESR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本证与腹膜溶质转运类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术前对患者行中医辨证,对判断腹膜转运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初次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及腹膜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1周后行PET,就可以反映腹膜对小分子溶质的转运特性,患者在未发生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情况下,3个月内腹膜溶质转运类型是相对稳定的,开始透析1周行PET不仅有助于了解腹膜的转运功能,而且有助于及早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方案,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需要。
   3、腹膜透析替代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生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高平均和低平均转运组较低转运组更加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