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闽江口常见鱼类营养生态位季节性变化
【6h】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的闽江口常见鱼类营养生态位季节性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河口区域的概况

1.2 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

1.2.1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1.2.2 营养生态位及测量方法

1.2.3 传统食性分析法

1.2.4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2.2 稳定同位素测定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

2.3.1 凤鲚资源状况

2.3.2 凤鲚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营养级季节性变化

2.3.3 凤鲚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营养级空间变化

2.3.4 凤鲚的食物组成

2.3.5 风鲚营养生态位宽幅的季节变化

2.4 讨论

2.4.1 凤鲚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和营养级

2.4.2 风鲚的食物组成

2.4.3 凤鲚种群生态位宽幅的季节性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2 稳定同位素测定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

3.3.2 棘头梅童鱼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营养级季节性变化

3.3.3 棘头梅童鱼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营养级空间变化

3.3.4 棘头梅童鱼的食物组成

3.3.5 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宽幅的季节性变化

3.4 讨论

3.4.1 棘头梅童鱼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和营养级

3.4.2 棘头梅童鱼的食物组成

3.4.3 棘头梅童鱼种群生态位宽幅的季节性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2 稳定同位素测定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龙头鱼资源状况

4.3.2 龙头鱼稳定性同位素特征及其营养级季节变化

4.3.3 龙头鱼稳定性同位素特征及其营养级空间变化

4.3.4 龙头鱼的食物组成

4.3.5 龙头鱼营养生态位宽幅的季节性变化

4.4 讨论

4.4.1 龙头鱼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和营养级

4.4.2 龙头鱼的食物组成

4.4.3 龙头鱼营养生态位宽幅的季节性变动

4.4.4 龙头鱼营养级和食性研究中关键问题

第5章 闽江口鱼类群落常见种营养结构季节性变化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5.2.2 稳定同位素测定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

5.3.1 常见鱼类种类组成

5.3.2 常见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水平及其季节变化

5.3.3 鱼类群落常见种营养结构的季节变化

5.4 讨论

5.4.1 常见鱼类种类组成特征

5.4.2 常见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水平的季节差异

5.4.3 鱼类群落常见种营养结构特征及其季节性差异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鱼类的摄食生态和营养关系是鱼类生态营养动力学的重要内容。闽江口作为福建第一大入海河口,是沿岸渔民传统的捕捞海域,在这一水域开展常见鱼类的营养关系和摄食生态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通过2015年1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闽江口底拖网定点采样调查,以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闽江口常见鱼类种群营养生态位和群落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凤鲚(Coilia mystus)δ13C季节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δ15N季节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春季凤鲚的营养生态位与其他季节在碳氮稳定同位素二维坐标图上有明显的分离。凤鲚的全年平均营养级为3.96。结合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可得凤鲚主要以浮游动物和甲壳类为食,其平均贡献率共达61.45%。春季凤鲚所占据的核心生态位面积(SEAc)最大。
  (2)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 lucidus)δ13C季节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δ15N季节间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碳氮稳定同位素二维坐标图上棘头梅童鱼春季营养生态位与冬季呈现完全分离。棘头梅童鱼全年平均营养级为3.62。结合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可得棘头梅童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其贡献率达58.51%。秋季棘头梅童鱼所占据的核心生态位面积(S EAc)最大。
  (3)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δ13C在季节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δ15N季节间差异性显著(p<0.05),在碳氮稳定同位素二维坐标图上春季龙头鱼营养生态位与夏、秋、冬季有明显的分离。龙头鱼全年平均营养级为3.59。结合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可得龙头鱼主要食物来源为鱼类,平均贡献率为50.1%。冬季龙头鱼所占据的核心生态位面积(SEAc)最大。
  (4)根据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闽江口常见鱼类种类共为22种。群落中常见鱼类的营养结构存在季节差异。从夏季至秋季、冬季再至春季,生态位总空间(TA)、核心生态位空间(SEAc)、基础食物来源(CR)、营养长度(NR)、营养多样性(CD)和营养位置差异(NND)均逐步上升。闽江口常见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季节差异可能与鱼类生殖洄游和群落内食源多样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