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6h】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主要仪器、试剂和设备

2.试验方法

结果

1. 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显示: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因素的多变量回归分析:

3.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

4.颅内和颅外血管狭窄危险因素的多变量回归分析:

4. MTHFRC677T基因散点图及扩增曲线图

6.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HCY水平的关系:

7 .MTHFR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

讨论

1.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和致病机制

2.同型半胱氨酸和脑动脉狭窄

3.MTHFR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 MTHFRC677T与脑血管狭窄关系

5.传统危险因素和颅内外动脉狭窄

6.叶酸和B族维生素在预防脑血管病方面的作用

7.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8.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A缩 略 词 表

附录B研究生期间所发表论文

附 录C综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7T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6例,根据有无脑血管狭窄分为脑血管狭窄组91例,脑血管非狭窄组35例作,脑血管狭窄组根据狭窄部位分为颅内狭窄组(61例)和颅外狭窄组(30例)。分别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和分析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
  结果:
  1.脑动脉狭窄组血浆 HCY浓度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为[M、IRQ:(14.88(12.89-17.86)umol/L],高于非狭窄组[M、IRQ:11.3(9.8-13.6)umol/L](P<0.05);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M、IRQ:15.65(13.7-17.84)umol/L]和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M、IRQ:15.69(12.7-18.64)umol/L]血浆HCY浓度均高于无狭窄组,但颅内外两组之间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在脑动脉狭窄组和非狭窄组中,MTHFR C677T基因突变纯合子TT基因型HCY水平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分别为[M、IRQ:18.72(17.3-22.13)umol/L]、[M、IRQ:15.1(13.2-25.90)umol/L],显著高于CC无突变纯合子的HCY水平[M、IRQ:14.61(13.07-16.67)umol/L]、[M、IRQ:10.7(9.8-13.2)umol/L](P<0.05),而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无狭窄组之间的TT纯合子率和T等位基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 HCY血症[优势比(odds ratio,OR)6.0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958-18.725;P=0.002]是脑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高HCY血症分别是颅内[OR8.623,95%CI2.466-30.153;P=0.001]和颅外[OR5.198,95%CI1.356-19.993;P=0.016]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未显示MTHFRC677T基因型与脑血管狭窄有相关性.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MTHFRC677T基因突变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其基因型与颅内外动脉狭窄无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