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寡糖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影响的研究
【6h】

两种寡糖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两种寡糖及乳酸菌对大鼠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第三章两种寡糖及乳酸菌对大鼠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第四章两种寡糖及乳酸菌对大鼠抗大肠杆菌感染作用的观察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选用100g左右同性、同品系SPF级Wistar大鼠作为动物模型,运用组织常规和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等技术,采取定性、定位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肠黏膜形态学入手,通过观察不同实验组大鼠肠黏膜结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的动态变化来探讨半乳甘露寡糖和壳寡糖对大鼠肠道吸收功能、肠黏膜免疫功能以及抗大肠杆菌感染作用的影响,同时探讨半乳甘露寡糖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以及壳寡糖之间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如下: 1.连续灌喂半乳甘露寡糖、壳寡糖及半乳甘露寡糖+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在实验前一天灌饲)28天,各实验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黏膜结构完整,绒毛排列整齐,黏膜上皮增生、更新明显,AKP为强阳性反应。不同取材时间,各实验组大鼠小肠绒毛长度及黏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28天取材时,各灌糖实验组大鼠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分别为826.8±78.4μm、803.1±54.0μm和759.4±44.3μ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绍大鼠肠黏膜单位面积内AKP阳性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连续灌喂半乳甘露寡糖、壳寡糖及半乳甘露寡糖+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在实验前一天灌饲)28天,各实验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分布正常,PAS呈强阳性反应,免疫组化染色sIgA呈强阳性反应。不同取材时间,各实验组大鼠不同肠段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GC)和淋巴细胞(IEL)的数量以及肠黏膜单位面积内sIgA阳性反应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连续灌喂半乳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壳寡糖及半乳甘露寡糖+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在实验前一天灌饲)28天,21天时对各组进行大肠杆菌感染灌喂。各实验组大鼠与大肠杆菌感染组比较,肠黏膜结构较完整,各实验组大鼠小肠绒毛长度及黏膜厚度、肠黏膜单位面积内AKP阳性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以及不同肠段肠黏膜单位面积内sIgA阳性反应物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 综上所述,连续灌饲半乳甘露寡糖、壳寡糖及半乳甘露寡糖+乳酸菌均能改善大鼠肠道黏膜结构,增强小肠吸收功能,同时增强大鼠肠黏膜屏障作用,提高肠黏膜局部免疫力。另外,添加乳酸杆菌对半乳甘露寡糖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半乳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与乳酸杆菌或壳寡糖联合使用均能维持感染一定剂量大肠杆菌后大鼠的健康,抵御外源性大肠杆菌的感染。半乳甘露寡糖与壳寡糖联合使用对大鼠抗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效果优于半乳甘露寡糖单独使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