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6h】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引言

第一章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

1.1水源区地域特点

1.2水源区生态环境

1.3农业经济

1.4生态环境恶化及原因分析

1.5目前防止生态破坏的对策及实施情况

第二章南水北调对水源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第三章水源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影响因素

3.1建设水源区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3.2建设水源区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3.3小结

第四章水源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4.1制定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方针及原则

4.2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第五章保障措施

5.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5.2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措施

5.3扩大开放,提高技术水平

5.4加强监督,提高管理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型水利设施,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是关系调水的水量和水质的关键因素。中线工程的开工对水源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由于中线水源区河南省南阳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退化、工农业污染加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中线工程的要求,该地区建立良性生态经济系统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与农民短期内急需增加经济收入的矛盾日益增大。本文利用经济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了中线工程对水源区农业经济的影响,在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的基础上,以详实的实证论证了在水源区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生态农业在水源区能够改善和治理环境,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经济系统,正在成为南阳发展的方向。该文研究了该地区生态农业建没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广泛调查,分析研究了水源区农户、企业、政府这些行为主体的心态和行为,针对发展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建设水源区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规划、发展模式对策措施,不断干预和调整各种矛盾,把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以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又能减少中线工程对水源区带来的损失。为促进整个水源区生态经济的良性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