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蝗虫EPV sph基因及OaEPV与绿僵菌及化学农药混用的杀虫效果
【6h】

蝗虫EPV sph基因及OaEPV与绿僵菌及化学农药混用的杀虫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昆虫痘病毒基因的研究

1.1.2昆虫痘病毒载体系统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

1.1.3昆虫病毒增效蛋白(enhancin,En)的研究

1.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3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EPV sp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1材料和方法

2.1.1材料

2.1.2方法

2.2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PCR产物的鉴定

2.2.2 PCR扩增产物克隆及重组质粒的分析

2.2.3 CiEPV,GsEPV及DkEPV包涵体蛋白基因序列分析(一)

2.2.3 CiEPV,GsEPV及DkEPV包涵体蛋白基因序列分析(二)

2.3讨论

2.3.1昆虫痘病毒包涵体蛋白、包涵体蛋白基因及功能

2.3.2蝗虫痘病毒之间亲源关系

2.3.3昆虫痘病毒的亲源关系与分类

第三章OaEPV包涵体蛋白的增效性研究

3.1材料和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2实验结果

3.2.1 OaEPV与绿僵菌混用群体接种黄胫小车蝗和东亚飞蝗的杀虫效果

3.2.2 OaEPV与绿僵菌混用单头感染黄胫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3.2.3不同浓度OaEPV与绿僵菌混用对黄胫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3.2.4 OaEPV包涵体蛋白溶液与病毒粒子的增效作用比较

3.2.5不同裂解方法所得OaEPV包涵体蛋白的增效性比较

3.2.6以包涵体碱性裂解液处理OaEPV所得包涵体蛋白片段增效性比较

3.3讨论

第四章OaEPV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

4.1材料和方法

4.1.1材料

4.1.2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2.1 OaEPV与化学杀虫剂混用LC50

4.2.2 OaEPV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意大利蝗痘病毒CalliptamusitalicusEPV(CiEPV)、西伯利亚蝗痘病毒GomphocerussibiricusEPV(GsEPV)、红胫戟纹蝗痘病毒DociostaruskraussiEPV(DkEPV)包涵体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分析,对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asiaticusEPV(OaEPV)的增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生物测定了OaEPV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这些工作有利于蝗虫痘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和利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包涵体裂解液法制备所得蛋白增效活性最高,NaOH裂解法次之,尿素裂解法制备的蛋白几乎没有增效活性。将OaEPV用包涵体碱性裂解液裂解后,用葡聚糖G-20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出现两个洗脱峰,这两个峰的洗脱液浓缩后进行生物测定,初步表明增效作用主要为第二个峰的蛋白片段。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二个峰的蛋白片段的分子量为40kDa左右。  OaEPV与化学杀虫剂辛硫鳞、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卡死克、抑太保及西维因7种农药混合感染黄胫小车蝗的LC50,均比单独使用农药均有所下降,卡死克、抑太保的下降率达49.0%与42.8%,效果最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