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棉籽粕的发酵脱毒及其在肉仔鸡中的应用研究
【6h】

棉籽粕的发酵脱毒及其在肉仔鸡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前言

2棉籽粕概述

2.1棉籽粕营养价值

2.2棉酚

3棉籽粕(饼)在畜禽饲养中的利用情况

4棉粕脱毒研究进展

4.1化学法

4.2液-液-固三相萃取法

4.3混合溶剂萃取法

4.4膨化脱毒法

4.5微生物发酵法

5固态发酵饼粕类饲料研究进展

5.1固态发酵技术

5.2与液态发酵相比优缺点

5.3固态发酵技术的应用进展

6响应面分析优化

7问题的提出(立项依据)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试验研究

试验1 发酵菌种的筛选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试验2棉粕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试验3发酵棉粕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试验4发酵棉粕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论文总结

1主要结论:

2创新点

3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微生物发酵试验筛选出了能够有效降解棉粕中有害成分游离棉酚(FreeGossypol,FG)的微生物菌株,并且优化出了该微生物脱毒棉粕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0.94、发酵时间62.33h、装料量30.96g/150mL、接种量10%、麸皮量为20%时脱毒率最大(接近86%);随后进行了发酵棉粕在肉仔鸡日粮中的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棉粕未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及表观能量和蛋白代谢产生显著影响,当添加量为20%时,肠道乳酸菌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显著降低(P<0.05),且最节省成本。因此,发酵脱毒棉粕的最佳添加量为20%。 试验一发酵菌种的筛选试验筛选了能够高效降解棉酚的微生物菌种。首先以白地霉、扣囊、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3株黑曲霉和2株米曲霉9种菌株为候选菌种,使用无碳源液体培养基各30ml,另加棉粕2g进行液态发酵,25~28℃,250r/min,摇床48h后取出各菌种发酵液测定游离棉酚含量,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对棉酚的降解率在70%左右,其他菌种未见显著效果;接着再用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棉粕和麸皮混合物,150ml三角瓶装料30g,28℃静置培养48h,每12h进行一次搅拌,48h后取出发酵物烘干、粉碎、测定棉酚含量。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棉粕脱毒率在65%~70%之间。这表明产朊假丝酵母具有有效降解棉酚的作用。 试验二棉籽粕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本试验优化了产朊假丝酵母降解棉粕中游离棉酚的最佳工艺参数。首先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棉粕的发酵参数进行了筛选,得出3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为:料水比、发酵时间和装料量,然后再用SAS软件二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结果表明,料水比1∶0.94、发酵时间62.33h、装料量30.96g/150mL时脱毒率(85.99%)最高,与优化前相比提高近20%;随后在响应面优化基础上对麸皮和接种量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10%、麸皮量为20%时脱毒率相对最高。棉粕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未有变化,可溶性蛋白从6.96%提高到10.2%,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的含量增加。发酵工艺参数优化后,棉粕的脱毒率有所提高,且发酵后棉粕的营养价值有所改善。 试验三发酵棉籽粕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探讨了发酵棉粕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和蛋白能量代谢的影响。选用192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处理组1-3分别添加发酵棉粕15%、20%和30%替代部分豆粕。试验期6周。试验结果显示,发酵棉粕处理组的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和表观蛋白代谢值与对照组相比未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考虑经济成本认为,发酵棉粕的最佳添加量为20%。 试验四发酵棉籽粕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PCR-DGGE两种方法研究了发酵棉粕对肉仔鸡盲肠几种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及区系的影响。选用192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处理组1-3分别添加发酵棉粕15%、20%和30%替代部分豆粕。试验期6周。试验最后一天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1只肉仔鸡进行屠宰,无菌采集盲肠食糜,分析盲肠微生物数量和区系。结果表明,当发酵棉粕添加量为15%和20%时,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PCR-DGGE图谱表明,饲喂发酵棉粕后,肠道内微生物种群结构有轻微变化,发酵棉粕增加了微生物种群数量,各处理组中微生物种群类型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但未出现显著差异。试验表明,发酵棉粕可调节肉仔鸡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使有益菌尤其是乳杆菌的数量增加而大肠杆菌数量减少。

著录项

  • 作者

    何涛;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齐广海;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饲料与营养;
  • 关键词

    肉仔鸡; 棉籽粕; 饲料; 动物营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