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脂蛋白谱检测的方法学研究:基础验证.非高脂性人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颗粒特性
【6h】

血清脂蛋白谱检测的方法学研究:基础验证.非高脂性人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颗粒特性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非高脂性血清的脂质水平

二、非高脂性血清脂蛋白电泳分离及SLPG检测

三、SLPG检测方法的基础验证

(一)非高脂性血清脂蛋白的电子显微观测

(二)非高脂性血清脂蛋白的apo/Chol成分测定

讨论

一、血脂和脂蛋白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性

二、血脂临床检测与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三、SLPG检测方法的简要阐述

四、基础验证中技术方面的说明

五、基础验证对SLPG检测方法的评价和意义

六、基础验证对非高脂性人血清脂蛋白的认识

结论

一、提出新的理性认识

二、SLPG检测方法的优越性能

三、验证SLPG检测方法的科学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综述1.电泳法分离血清脂蛋白的进展和问题

附件综述2.血清脂蛋白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展开▼

摘要

【目的】1、考察SLPG的科学性,印证SLPG各电泳峰的内涵,对SLPG检测方法的进行基础验证.2、观测各种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理化特性,包括颗粒形态、大小及其载脂蛋白(apo)与胆固醇(Cho1)的构成.3、观察非高脂性血清中各种脂蛋白及其亚组分颗粒大小的分布.4、考察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结论】1、血清脂蛋白具有明显的颗粒性,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功能单位.血清脂蛋白系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生理功能系统,正常状态下处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2、SLPG检测方法能同步表达常法不能表达的整体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相对量的关系.3、各种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颗粒大小和apo/Cho1重量比按其电泳迁移快慢的顺序规律性地演变.结果与传统对脂蛋白及其代谢的认识一致,验证了SLPG检测方法的科学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4、AL-NEFA区带中含有脂质或脂蛋白成分,应纳入血脂分析的内容.5、α Lp1可能是新生的HDL(n-HDL),SLPG可能为临床检测n-HDL提供突破.6、αLp各亚组分的颗粒特性按序演变,可能与它们逆转运Chol的不同状态有关.7、非高脂性血清中普遍存在sLDL,可能有潜在的致AS危险,或者只是LDL正常代谢的表现.8、int βLp区带可能包含脂蛋白(a)[Lp(a)]成分,SLPG可为其临床检测提供新途径.9、pre β Lp亚组分的演变过程可能伴随活跃的胆固醇酯(CE)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