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变迁中的音乐——凉山彝族歌曲的音乐社会学研究
【6h】

社会变迁中的音乐——凉山彝族歌曲的音乐社会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1.2.1 国内音乐社会学研究

1.2.2 凉山彝族歌曲研究综述

1.2.3 小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地点选取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地点选取

第二章 历史记忆

第一节 凉山简介

第二节 封闭的凉山彝族社会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凉山传统彝族民歌

第三章 遭遇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性对凉山彝族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音乐的发展

第四章 内容分析

第一节 歌曲的选取及分类

第二节 思念类歌曲及分析

4.2.1 走出大凉山—突围

4.2.2 异国他乡—城市中的生活

4.2.3 妈妈—思念

4.2.4 思乡曲—思乡

4.2.5 彝人回家—回归

4.2.6 小结

第三节 彝族文化元素类歌曲及其分析

4.3.1 七月火把节

4.3.2 朵洛荷

4.3.3 天菩萨

4.3.4 酒歌

4.3.5 阿惹妞

4.3.6 甘嫫阿妞

4.3.7 彝人之歌

4.3.8 毕摩及宗教

4.3.9 过年

4.3.10 阿姆尼惹

4.3.11 留客歌

4.3.12 小结

第四节 歌唱新生活、团结歌、家乡美类歌曲及其分析

4.4.1 歌唱新生活

4.4.2 团结之歌

4.4.3 家乡美

4.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社会文化变迁对凉山彝族音乐的影响

5.1.1 音乐风格的变迁

5.1.2 音乐体栽的变迁

5.1.3 音乐功能的变迁

第二节 如何面对现代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彝族被形容为“用诗来思维、用歌来语、生来就会唱歌”的民族,在彝族的各种仪式和彝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离不开音乐。在历史上,凉山彝族地区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彝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寻了音乐与社会及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相关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和研究地点的选取。第二章介绍封闭的凉山彝族社会及丰富多彩的凉山彝族民歌。第三章介绍现代性及改革开放后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对凉山彝族社会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音乐的发展。第四章重点对改革开放后的凉山彝族歌曲进行选取、分类及内容分析。第五章得出结论并提出思考。
   本文研究认为,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引发了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而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凉山彝族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音乐题材的变迁、风格的变迁、音乐功能的变化等都与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有关。当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现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但是复兴多和民间生活脱节,而衰退是深层的,民族音乐对传播弘扬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人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增强自身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向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传承、发展、发扬深藏在民间的那些优美旋律和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好母语,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