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
【6h】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相关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五、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金融安全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金融安全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一、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与种类

二、金融安全与金融主权

三、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

四、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五、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

第二节 金融安全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安全的紧迫性

二、金融安全的综合性

三、金融安全的政治性

四、金融安全的战略性

第三节 金融安全相关理论

一、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

二、金融危机的引发机制

第二章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安全形势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金融安全形势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与传导机制

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四、我国相对独立的经济金融体系有利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国际形势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国际政治形势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金融安全状况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状况总体评价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安全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

三、后危机时代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分析

第三章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总体思路

一、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基本思路

二、需要处理和协调好的几个关系

第二节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战略选择

一、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全局性选择

二、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制度性选择

三、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政策性选择

四、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专业性选择

第三节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反应机制

一、改进危机发生前的监管系统

二、健全危机发生时的反危机对策

三、完善危机发生后的救援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的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已把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遭受到了损失,同样也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遭受到了损失。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联手大力救市,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全球经济逐渐出现了回暖迹象,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当前,后危机时代已然来到,在这个后危机时代,国际形势仍将纷繁复杂。同时,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大,已有的制度风险还将继续与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国际金融风险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防止国内的金融风险引发为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被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所传染。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否足够安全,金融防线是否足够坚固?该如何制定并调整我国的金融战略?面对极有可能再度爆发的金融危机,又该如何防范?且一旦危机再度发生,我国又将如何应对?未来的我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经受得住金融危机的考验呢?这都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及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期望在这样的时刻,首先,对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金融安全本身的状况及存在的风险做出一个较为详尽的归纳与梳理,力求对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从总体上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其次,从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总体思路出发,具体提出四点战略对策。最后按时间纬度提出危机管理方案,包括事前的监管和预警、事中的控制和应对以及事后的退出和恢复机制,以此在新的形势下防范风险、应对危机、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关于我国的金融安全研究,通常来说,主要是始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到了2008年左右,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得更多学者参与到对金融安全的研究中来。早期的以及大部分的研究者通常都是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金融安全的,后来,也有学者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来研究,还有结合以上两种角度进行研究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较为新颖,对我国金融安全的研究,不局限于从传统的经济金融角度、国际关系学角度出发,还力争更多地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出发,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以往的研究的确有许多都是对金融安全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的研究,但是常局限在金融危机发生时这个时间范围内,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则在于,将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限定于后危机时代的时间范围内来研究,以期在新的形势下,对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上述各种方法交叉使用,以便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方法的透视与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