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某区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长期持续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
【6h】

重庆市某区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长期持续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录

英文缩写说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重庆市某区建筑工地开展农民工长期持续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研究

前言

第一章研究目标、对象和方法

第二章结果

第三章讨论

第一部分对基线调查结果的讨论

第二部分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和讨论

第四章结论

创新点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特征及防控策略探讨

参考文献

附表1建筑工地农民工个人深入访谈提纲

附表2干预前建筑工人调查问卷

附表3干预后建筑工人调查问卷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建筑工地农民工有关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和行为特征,探索在建筑工地长期持续对农民工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重庆某区建筑工地为现场,以建筑工地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选入调查样本。在现况调查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HIV/AIDS干预活动,由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对其中的农民工实施为期1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效果。干预形式包括每3个月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片,展出浅显易懂生动的宣传图板,开展现场咨询,开展同伴教育,举办有奖问答等。干预后实施后,进一步调查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一般特征:随机调查某区3个建筑工地,现况调查涉及630人,定性研究的深入访谈涉及18人。调查对象中年龄16-66岁,平均37.99岁,男性占85.31%;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84.3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2.15%。
  2.AIDS相关知识及行为:建筑工地农民工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歧视态度,安全套使用率低。
  在8个AIDS相关知识问卷中,正确率为16.34-58.75%;农民工最近一次与她/他(配偶或同居)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比率为12.55%;最近一年与FSW发生商业性行为比率为5.78%;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57.14%;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占34.29%,有时使用安全套的占28.57%;性病症状率6.27%,不规范就医76.32%。
  3.现有干预措施的效果:干预后8个AIDS相关知识问卷的正确率提高到26.83%-79%;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人占87.88%;其他危险行为也有相应降低,但降低程度有限。
  结论:
  1.建筑工地农民工群体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较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多性伴等危险性行为,且安全套使用率低,以及常常在农村和城市间往返的现状使其容易感染艾滋病,成为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
  2.建筑工人农民工群体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流动性大,经济水平偏低,与家庭长期分离,心理压力,危险性行为、有性病发生及不规范就医等因素是该人群重要的AIDS相关危险因素。
  3.现有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人群对AIDS的知、信、行水平,但力度有限,急需建立更为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