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十年成效分析(2006-2016)
【6h】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十年成效分析(2006-2016)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少民骨干计划”十年实施状况及成效

一、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质智力资源

二、优化了民族地区智力资源的结构

三、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增进了民族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推进了社会的公平和谐

第二章 “少民骨干计划”实施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

一、行政部门典型经验

二、基础强化培训学校典型经验

三、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优秀案例

第三章 “少民骨干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参与方行动逻辑

一、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政策实施中各参与方行动逻辑分析

第四章 “少民骨干计划”调整建议

一、结合重大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二、通过部门协调衔接实现结构调整

三、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培养质量

四、延伸指导与服务发挥人才作用

五、建立政策实施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参与方互动与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设计及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摘要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旨在通过专项定向培养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彰显了教育公平与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是攸关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国家和谐统一的民族教育政策。2016年是“少民骨干计划”实施的第十个年头,调研并总结十年来“少民骨干计划”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对国家进一步推进、调整和完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政策尤为必要。
  论文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招生数量与结构、就业数据等各方面材料的整理分析,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实施十年来的成效归纳为:第一,政策实施十年来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层次,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人才结构,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人才现状;第二,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繁荣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第三,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国家教育区域发展的均衡,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和谐,维护了国家统一。
  “少民骨干计划”实施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论文精选了政策执行中的各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基础强化培训学校、少数民族骨干学生)典型经验和优秀事迹以更直观的看到这项政策实施十年来的卓越成效。
  一项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来自于政策执行者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同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目标群体的对抗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调研发现“少民骨干计划”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亦涌现出诸多问题:计划指标投放不合理;政策宣传的解读和引导不足;培养质量仍需提升;就业领域过分集中;就业管理与服务仍需改善等。论文借由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少民骨干计划”整个政策实施过程的各个参与方进行行动逻辑分析,进而提出了五项提升政策实效的改进措施:一、结合重大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二、通过部门协调衔接实现结构调整;三、推进制度建设提高培养质量;四、延伸指导与服务发挥人才作用;五、建立政策实施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参与方互动与监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