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道德推脱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6h】

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道德推脱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现实暴力接触

2.2 问题行为

2.3 道德推脱

2.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2.5 现实暴力接触、道德推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3研究一 现实暴力直接接触分问卷的编制

3.1 理论构想

3.2 半结构化访谈

3.3 初测问卷的编制

3.4 初测问卷的分析

3.5正式问卷的形成

3.6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研究二 现实暴力间接接触分问卷的编制

4.1理论构想

4.2 半结构化访谈

4.3 初测问卷的编制

4.4 初测问卷的分析

4.5正式问卷的形成

4.6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5研究三 现实暴力接触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5.1 共同方法偏差

5.2 初中生直接暴力接触特点的研究

5.3 初中生间接暴力接触特点的研究

5.4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差异研究

5.5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5.6 初中生道德推脱的分析

5.7现实暴力接触方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道德推脱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6讨论

6.1 现实暴力接触问卷的编制及特点

6.2 初中生问题行为现状的分析

6.3初中生道德推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6.4 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道德推脱、情绪调节效能感、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媒体上报道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有发生在学校里的“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有发生在公众场所的“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这些骇人听闻的报道,仅仅是听说,就足以让大众浑身战栗。生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危险对于初中生更是多方面的。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期,他们从依靠成人的照顾慢慢走向自我独立;这个阶段,也是他们社会认知、价值观、个人目标形成的阶段。暴力事件的发生,对受害者和亲历现场的目击者的心灵都会造成不小的创伤,可能会损伤他们的情绪和认知机制。有研究表明,曾有过被虐待或者被欺负的经历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有直接关系的,如果不及早对青少年的暴力接触状况进行筛查并采取干预,一旦发展为问题行为,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本研究客观地了解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的现状,并进一步研究暴力接触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了不同的暴力接触方式是否会通过情绪和认知机制对问题行为产生影响。在文献综述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确定了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的因素结构,结合统计学原理,编制初中生现实暴力直接接触问卷,初中生现实暴力间接接触问卷。采用编制的两个问卷,结合问题行为、道德推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问卷,进一步探讨了初中生现实暴力接触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⑴编制的初中生现实暴力直接接触问卷和现实暴力间接接触问卷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各项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⑵初中生现实暴力直接接触问卷由“身体暴力、精神暴力”两个维度组成,初中生现实暴力间接接触问卷有“肢体暴力、器械暴力、精神暴力”三个维度组成。⑶性别、年级、学校层次、学校地点、学习成绩、月平均花销、父母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初中生现实暴力直接接触的影响因子。⑷每月花费、学习成绩、学校层次、性别是初中生现实暴力间接接触的影响因子。⑸在暴力直接接触与内化问题行为、暴力间接接触与内化问题行为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表现出了显著的中介作用。⑹在暴力直接接触与外化问题行为、暴力间接接触与外化问题行为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道德推脱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在直接接触模型中,情绪调节中介效应显著大于道德推脱中介效应,在暴力间接接触模型中,两条中介路径不存在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