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6h】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下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解读

一、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理论解读

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性剖析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

一、调查设计与对象

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及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问题的归因

一、教研成果推广的机制比较欠缺

二、教师缺乏相应的转化认知与能力

三、教研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不完善

四、文化氛围与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第四章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水平的对策

一、撬动教师主体:端正认识、提升转化能力

二、营造学校氛围:开展教研、激励教师教研

三、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转化、设置评估机制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指普通教师和管理者把有关中小学教育的知识类研究成果和产品类研究成果,转变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外化成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课堂行为、校园文化,以及学校管理,最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象。本研究以结构化理论为研究视角,不仅统领整个研究的开展,具体指导中也在结构化理论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学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情况,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水平,更好的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别为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重庆市主城区和各个区县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2份,其中有效问卷112份,问卷回收率为93%。并随机选取了六位中小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各两名。调查结果使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首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行动力不强,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虽然比较支持教研成果转化,但是转化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研成果的行动力并不强;其次,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需求不高,其中,教师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又随着其年龄、职称和学历等有很大差异;最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态度消极,对待教研成果转化态度比较消极的教师群体有教龄低于15年的教师、小学或中学二级和一级教师,职位为普通教师与校长的教师和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等。
  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进行了归因,具体为:一是教研成果推广的机制比较欠缺;二是教师缺乏相应的转化认知与能力;三是教研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不完善;四是文化氛围与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对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的水平,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首先是撬动教师主体:端正认识、提升转化能力,教师需端正对教研成果转化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应自觉提升教研成果转化的能力;其次是营造学校氛围:开展教研、激励教师教研,既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也要鼓励教师产出多种类的教研成果和加强教师合作教研;最后是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转化、设置评估机制,中小学要提供合理的物质资源、创设公平的教研成果推广平台、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校社共同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效益评估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