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技术适宜性研究
【6h】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技术适宜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界定

1.1.1 农村生活污水的组成与成分

1.1.2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界定

1.2 我国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进程

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模式与技术

1.3.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模式

1.3.2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

1.3.3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4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性研究方法

1.4.1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性指标体系

1.4.2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性筛选方法

1.5 重庆地区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研究现状

1.6 研究切入点、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1 国家层面战略需求

2.1.2 重庆地区实际需求

2.2 研究内容

2.2.1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

2.2.2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农户调查

2.2.3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适宜性比选

2.2.4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探讨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区域概况

3.1.1 重庆地区农村基本情况

3.1.2 研究区域

3.2 分散型污水的界定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

3.3.2 现场调查

3.3.3 采样分析

第4章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4.1 重庆地区农户分散居住特征分析

4.2 重庆地区分散型污水处理现状

4.2.1 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

4.2.2 分散型污水处理能力

4.3 重庆地区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分析

4.4 重庆地区分散型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4.4.1 主体工艺处理设施分析

4.4.2 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分析

第5章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农户调查

5.1 调查样本分布

5.2 调查结果分析

5.2.1 农户污水治理行动分析

5.2.2 农户水环境意识分析

第6章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适宜性

6.1 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适宜性分析

6.1.1 评估指标体系

6.1.2 评估指标方法

6.1.3 评估结果

6.2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推荐工艺

第7章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探讨

7.1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存在问题

7.1.1 分散型污水管网收集问题

7.1.2 分散型污水处理设计问题

7.1.3 分散型污水处理施工问题

7.1.5 分散型污水处理管理问题

7.1.6 分散型污水处理意识问题

7.2 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水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入,我国农村水环境质量较以前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这些成就归功于遍布广大农村的水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我国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是城市郊区、主要建制镇以及大型居住点(如乡场、农民新村、移民新居等)的集中型污水得到了收集和处理,而零星散居农户的分散型生活污水,无论在收集程度,还是在处理效率方面,均明显不如集中型污水。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征,2007年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2009年又独享国务院3号文件,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护。重庆地处西南丘陵山区,农村散居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在国家统筹城乡战略的指引下,依托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世行贷款生态家园富民项目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对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开展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丰硕成果,涌现出了大批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但也暴露了许多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例如,已经实施相关项目的农村地区,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如何?目前尚未实施相关项目的农村地区,分散型生活污水又该如何处理?为此,本文以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单户、小型联户、中型联户、大型联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文献调研、农户访问、现场采样、统计分析,首先探讨了重庆地区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处理现状、工艺分布,梳理了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研究了农户生活污水的处理意愿和环境意识对污水处理的影响;然后构建了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了不同工艺、不同规模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重庆地区的适宜性,推荐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与工艺;最后,梳理了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存在的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构建了农户居住分散程度的量化模式,计算出重庆地区农户居住平均分散系数为0.55,分散系数越高,住户分散程度越大,农户污水收集越困难,相应的农户污水处理设施需求量就越大。⑵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覆盖率平均为87.29%,覆盖率超过90%的区县有江北区(99.46%)、南岸区(98.23%)、沙坪坝区(96.94%)、璧山区(90.97%)等。⑶重庆地区农村单个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的服务人口范围为3.90~11.00人/个,平均服务人口为6.5人/个;处理负荷范围为0.26~1.80m3/个.d,平均处理负荷为0.59m3/个.d;占地面积范围为2.62~6.11m2/个,平均占地面积为3.37m2/个。随着农户聚集人数的增加,单个污水处理设施的服务人口、处理负荷和土地负荷均显著增加。⑷重庆地区分散型污水处理包含有化粪池、沼气池、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厌氧-植物塘、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态净化沟、厌氧-短程硝化、厌氧-跌水氧化、厌氧-澄清池、水解酸化-吸附过滤、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厌氧-人工湿地、曝气氧化-吸附过滤等13种工艺类型,单户与小型联户以化粪池、沼气池占绝对优势;中型联户与大型联户则以厌氧-人工湿地为主流工艺。⑸选择COD去除率、氨氮去除率、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占地面积、技术简便性和改扩建难易度等7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适宜性指标;以层次分析评估结果为基础,考虑处理规模和出水水质要求,可以推荐单户污水处理工艺为化粪池与沼气池,小型联户工艺为厌氧-花台湿地与厌氧-跌水氧化,中型联户工艺为厌氧-生态净化沟与厌氧-人工湿地,大型联户工艺为厌氧-人工湿地与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⑹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存在问题主要为:居住分散,污水收集率低下;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日变化系数大;污水处理设计容量过大;污水处理工艺选型不合理;政府财力有限,筹资困难;责任主体不明,后续管理跟不上;政策法规与标准的缺失;村民与村干的环保意识薄弱,因此必须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加大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力度,促进重庆地区农村分散型处理的健康、持续地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