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萧红“越轨笔致”下的《马伯乐》
【6h】

论萧红“越轨笔致”下的《马伯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日常叙事中的女性特质

(一)战争与生存

(二)战争与爱情

二、启蒙话语中的女性意识

(一)“离家出走”与“父子冲突”

(二)女性的内心世界

(三)空洞的言说

三、救亡背景下的女性立场

(一)批判与反省

(二)暴露与讽刺

(三)弱者与神话

四、困境中的女性书写

(一)女性写作的双重性

(二)对屈从策略的反转

(三)分裂与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马伯乐》作为萧红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往往被排斥于萧红重要作品行列。作为一部具有国民性批判主题及关于抗战主题的小说,它的存在似乎不应被忽视,但仅以此来进行分析解读其价值远远不够。《马伯乐》在看似纯粹的讽刺艺术背后蕴含着相当庞杂的思想观念,萧红仿佛要将她半生逃亡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文本中进行连结展示。这种努力是通过她独有的“越轨笔致”即女性意识将其串联起来。本文以探寻“越轨笔致”为出发点,找寻这部看似符合时代话语的中性叙事背后所隐匿的女性立场。
  论文首先呈现萧红将“女性细节”注入战争叙事中,以充满女性特质的日常生活叙事与历史进行联接,不仅反映出作者对普通人关注的责任感,而且以女性的关注点来切入反应时代,为战争文学的书写打开新的空间维度。随后探讨萧红以女性立场介入启蒙和救亡话语中,一方面展现了萧红在抗战大潮中对启蒙话语的持续关注和反思,她重拾五四经典话题,以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渗透来完成对启蒙主题的重新打量;另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力暴露讽刺社会各阶层的黑暗面,并以人道主义情怀关注弱者,颠覆解构抗战神话。萧红在宏大的时代叙事背景中发出微弱但属于自己的声音,以边缘化的性别意识展开另一种真实叙事。这样一种女性精神立场的坚守,势必会导致叙述主体心理和话语上分裂,出现表达的焦虑和写作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挖掘小说隐性内涵,即萧红以高度个人化的方式融入四十年代抗战文学的书写中,丰富对萧红创作中坚持女性立场追求的深入体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