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
【6h】

不同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剂

1.1.1 脂质过氧化及其与人类关系

1.1.2 抗氧化剂及其研究意义

1.2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

1.2.1 果蔬类植物

1.2.2 茶叶

1.2.3 香辛料植物

1.2.4 中草药的抗氧化性

1.3 植物抗氧化剂的主要类型

1.3.1 多酚类

1.3.2 维生素

1.3.3 生物碱类

1.3.4 多糖类

1.3.5 皂苷类

1.3.6 多肽类

1.4 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检测方法

1.4.1 硫氰酸铁法

1.4.2 高铁还原能力分析法

1.4.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1.5 甘薯茎尖抗氧化功能研究

1.5.1 甘薯茎尖的生物活性物质

1.5.2 甘薯茎尖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1.5.3 甘薯茎尖抗氧化生理功能

1.5.4 甘薯茎尖抗氧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绪论

2.1 本项目研究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及样品制备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样品来源制备

3.2 方法

3.2.1 DPPH·标准液的配制

3.2.2 茎尖醇溶提取物样液的制备

3.2.3 DPPH清除反应时间与测定时间点的确定

3.2.4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2.5 多酚含量测定

3.3 数据处理

3.3.1 DPPH·清除率

3.3.2 EC50值

3.3.3 DPPH·清除反应速率

3.3.4 DPPH·清除率达到50%和80%所需反应时间

3.3.5 品种聚类

3.3.6 多酚含量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65个甘薯品种茎尖醇溶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及其EC50值的差异

4.1.1 编号1-45的45个品种间DPPH·清除率及EC50值的差异

4.1.2 编号46-65的20个品种问清除率及EC50值的差异性分析

4.1.3 清除率较大的品种问清除率及EC50值的对比分析

4.2 65个甘薯品种茎尖醇溶提取物的DPPH·清除反应速率及其变化

4.2.1 65个品种问DPPH·清除反应速率及其变化的对比分析

4.2.2 65个品种的1-3min的反应速率的对比分析

4.3 茎尖形态特征与其清除率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4.4 不同品种间DPPH·清除率-反应时间曲线变化

4.5 65个品种茎尖醇溶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达到50%和 80%所需时间

4.6 品种聚类分析及其清除行为特征分析

4.6.1 品种聚类分析结果

4.6.2 醇溶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时间曲线特征

4.6.3 不同类型品种间的清除率及其EC50值的对比分析

4.6.4 不同类型品种间的DPPH·清除反应速率及其变化

4.6.5 不同类型品种间清除率达到50%和80%所需时间及其达标品种比例

4.7 多酚含量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取物浓度对DPPH·清除率行为的影响

5.2 EC50值

5.3 DPPH·清除反应速率及其变化

5.4 叶片形态特征与其抗氧化能力

5.5 DPPH·清除率-反应时间曲线特征

5.6 达到特定清除率所需的反应时间

5.7 多酚含量

第六章 结论

6.1 DPPH·清除率及其EC50值

6.2 DPPH·反应速率及其变化

6.3 形态特征与其抗氧化性

6.4 DPPH·清除率-反应时间曲线特征

6.5 达到特定清除率所需反应时间

6.6 聚类分析及不同类型DPPH·的清除行为特征

6.6 多酚含量

参考文献

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甘薯茎尖被美誉为“蔬菜皇后”,不仅含有膳食纤维、糖类、蛋白质、β-胡萝卜素、矿物质、花色苷等营养成分,并且也富含绿原酸、黄酮等抗氧化剂,使其具有预防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抗癌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因此,甘薯茎尖的鲜销食用、加工开发成为甘薯产业化的重要方向和热点之一。而如何对甘薯茎尖抗氧化性做出完整、准确的评价对于叶菜型甘薯品种选育、茎尖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测定65个甘薯品种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在0.1、0.2、0.4、0.8、1.6、2.0mg·mL-16个浓度下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反应的0-210min中19个时间点的DPPH·清除率,计算反应速率及变化、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和各浓度下清除率达到50%与80%所需时间等指标来探索其清除DPPH·的行为特征差异,从而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DPPH·清除率及其EC50值在65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65个品种间各浓度下210min的清除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清除率较突出的品种中莆薯53、2010019和渝苏162在醇溶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210min清除率极显著大于其它品种,高浓度时并不突出,莆薯53、2010019和渝苏162的EC50值是最小的;与之相反,渝紫263、2010226、0505-5和021706低浓度时的清除率居中,但高浓度时极显著大于几乎所有品种,EC50值在0.52-0.74,此类有2010273、广济白皮等;而苏薯4号在各浓度下的清除率均表现较佳,EC50值为0.43。
   2、65个品种DPPH·清除0-5min的反应速率及其变化明显不同。65个品种间0-1min的反应速率差异极显著,而莆薯53、2010019和渝苏162的0-1min的反应速率极显著大于其它品种的。相同浓度0-1min的反应速率是1-3min几倍甚至几十倍,尤其是上述三个品种在1.6和2.0mg·mL-1时的反应速率相差极大,这正与其清除率-反应时间曲线相吻合,即1min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不同形态的叶片的DPPH·清除行为有差异。中间颜色的、深缺刻的叶片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与DPPH·的反应速率也较快;叶片为黄色品种无论是清除能力还是反应速率均是最差的。并且叶片的大小对其抗氧化能力几乎无影响,但叶片较小的品种茎尖醇提物与DPPH·反应较快。
   4、DPPH·清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前期直线上升、中期缓慢上升和后期达到平衡的特征。单个品种的清除率-时间变化曲线或五种类型品种清除率平均值-时间变化曲线均包括前期直线上升、中期缓慢上升和后期达到平衡三个变化阶段,依据曲线斜率及所需时间长短分为不同种类。就单个品种而言,编号62-65的4个品种的反应曲线的斜率最大,时间最短;其次就是编号59-61的3个品种,与之相反的是编号1-3、16、17、19这6个品种的曲线上升的最慢;而其余的44个品种居于这两者之间。
   5、65个品种DPPH·清除率达到50%和80%时所需时间明显不同。一方面,不同品种达到50%和80%清除率的醇溶物浓度存在差异,0.4mg·mL-1时仅有7个品种达到50%,没有品种达到80%;另一方面,相同浓度下品种间清除率达到50%和80%所需时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如,2.0mg·mL-1时,2010061达到50%需172.83min,而0505-5开始的品种所需时间均小于0.01min。
   6、65个品种聚类为五种类型,DPPH·清除行为在类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甘薯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的DPPH·清除行为在65个品种间虽然表现为连续性,但聚类分析能将其分为5种行为类型。其中,类型Ⅰ包含1个品种,0-1min和1-3min的反应速率、210min的清除率均显著小于其它类型,醇溶提取物浓度达2.0mg·mL-1时清除率仍不能达到50%;类型Ⅱ包含44个品种,平均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类型Ⅰ,次于其它三种类型。醇溶提取物浓度达到0.8mg·mL-1时有24个品种能达到50%清除能力,平均需时83.89min,但无品种能达到80%;而2.0mg·mL-1时有37个品种能达到80%清除率,平均需时59.23min;类型Ⅲ包含17个品种,其清除率曲线变化趋势、210min的清除率、EC50、反应速率以及清除率达到50%和80%的品种比例及所需时间均介于类型Ⅱ和类型Ⅳ之间,并偏向类型Ⅳ;类型Ⅳ包括1个品种,类型Ⅴ包括2个品种。两者的EC50低于前3种类型,均在0.4mg·mL-1时就能达到50%,在0.8mg·mL-1就能达到80%,且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其它类型。
   7、甘薯茎尖多酚含量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25个甘薯品种中2010019的多酚含量显著大于剩余24个品种,为54.65mgCHA/gDW,莆薯53次之为53.51mgCHA/gDW,而渝菜1号最小为8.342mgCHA/gDW。多酚含量较高的201019、莆薯53与中草药金银花的55.61mgCHA/gDW多酚含量接近。25个甘薯品种茎尖中多酚含量与其相应的EC50值呈显著相关性。
   总之,可以利用DPPH·清除法评定甘薯苗期茎尖醇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差异,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清除率随反应时间、醇溶提取物浓度的变化趋势,阶段反应速率,反应消耗时间,EC50值等多项抗氧化反应行为特征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