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皈而有所舍 依而有所取——论基督教对苏雪林的影响及其接受的独特性
【6h】

皈而有所舍 依而有所取——论基督教对苏雪林的影响及其接受的独特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苏雪林与基督教的渊源

第一节 赴法前:宗教接触浅尝辄止 宗教思想混杂摇摆

一、混乱的宗教生长环境

二、基督教文化初体验

第二节 赴法后:宗教皈依一波三折 皈依之因错综复杂

一、排斥:宗教是“野蛮时代所求得的精神安顿”

二、感化:“天主教是虔洁、热诚和神乐”

三、皈依:“不再求人的爱抚,只求神的爱抚”

四、悔恨到坚定:逼她背叛,“也决然不可得了”

第二章 基督教对苏雪林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语言和意象的借鉴

一、散文中的《圣经》意象

二、《棘心》中的基督话语

第二节 博爱精神的充分彰显

一、慈母圣心之赞

二、自然童心之恋

第三节 忏悔祈祷意识的深刻浸染

第四节 救赎观念的无意渗透

第三章 苏雪林对基督教接受的独特性

第一节 神灵形象世俗化

第二节 信仰表达群体化

一、民族救赎责无旁贷

二、民族大爱深沉真切

第三节 教义践行脱轨化

一、文学批评:剑拔弩张的攻击者

二、反鲁:睚眦必报的复仇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作为基督教徒的苏雪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建设者之一,基督教文化深刻且深远地影响着她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以及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苏雪林与基督教的渊源可谓错综复杂。赴法前,她的宗教生长环境是混乱的,宗教思想是混杂摇摆的;赴法后,她对基督教的皈依经历了排斥、感化、皈依、悔恨到坚定的几度波折。正是在这种曲折的皈依之路和复杂的皈依之因,才导致了基督教文化对苏雪林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其接受的独特性。在苏雪林的文学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印记所处可见。无论是对基督教言语和意象的借鉴,还是博爱精神的彰显,忏悔祈祷意识的浸染,救赎观念的渗透,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苏雪林文学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五四理性思想的熏陶,及其自身皈依的曲折不彻底性,使得基督教文化接受在其身上呈现出了独特性。在作品中,苏雪林将上帝、耶稣等神灵形象世俗化,她剥去了耶稣神秘的外衣而仅留牺牲、博爱等精神内核,以更贴近生活、世俗的形式诠释了基督教的内涵。同时,苏雪林的作品不仅仅只限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将个人救赎上升到了民族救赎,将博爱精神以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国家前途的忧虑呈现出来。作品中展现出的对民族救赎的责无旁贷和民族大爱的深沉真切充分显示了苏雪林冲破个人情感,将基督教的救世精神和社会忧患意识结合起来的气概。而在文学批评和反鲁事件中,苏雪林所呈现出的剑拔弩张的攻击者和睚眦必报的复仇者姿态却令人难以理解。抛开作为一个批评家应具有的客观公正、理性冷静不说,作为一名基督教徒的苏雪林在面对鲁迅和她所不喜欢的作家时,也完全抛弃了基督教中所宣扬或者说所要求的宽恕、宽容和博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吸纳接受宗教精神的作家举不胜举,而如基督徒苏雪林这般不彻底的皈依,深刻的文学阐释和世俗化、群体化、博爱但不宽容的独特基督教精神接纳和诠释却是罕见的。皈依基督教作为苏雪林传奇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举措之一,应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探讨的兴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